地理環境
一 、行政區
本鄉是台東縣縱谷區位置最北之平地鄉鎮。鄉公所下轄福原、福文、大埔、新興、慶豐、大坡、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10村。福原、福文、大埔、新興等四村,分佈於平原中心地帶;其中福原、福文、大埔三村為集村、新興村為散村。
本鄉之行政區、文教區、商業區集中在福原村,主要之交通幹線也通過本區,由北而南貫穿池上平原。因族群分佈關係,大埔村又分為東西二區。東區居民為阿美族與閩客族群混居且鄰近市集,在福原、新興二村之間;西區則在中央山脈山麓,居民多數為阿美族。
本鄉東側之海岸山脈山麓自北而南為:大坡、慶豐、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等六村,前四村屬集村形態,富興、振興二村為散村。大坡、慶豐二村鄰近省道台9線,交通頗為方便。錦園、萬安、富興、振興四村,都是沿197號縣道分佈之村落。由於距市集及縱谷主要交通線稍遠,因而習稱內四村。但錦園村、萬安村卻是本鄉最早開發之處。
二、鄉界
本鄉位於台東縣、花蓮縣之交界處,北側之大坡溪與富里鄉之鄉界,即是東花二縣在縱谷中之縣界。廣原聚落東南山稜山麓是本縣海端鄉、池上鄉及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四鄉交界之處,本鄉北界即由此沿龍泉溪(萬朝溪)北側向東南接大坡溪注入秀姑巒溪,經縣界橋後繞過公頂山北側,再經大坡北溪源頭之鞍部再向東南至堵開埔山,以北為富里鄉,以南即本鄉轄區。
東側鄉界較為單純,由堵開埔山起,沿鱉溪背斜稜線向西南而行至嘉武溪支流北溪之溪源處止,長約廿公里,稜線以東為本縣東河鄉之泰源盆地。
本鄉西南以新武呂溪,南以嘉武溪與關山鎮接壤,本鄉西側鄉界較為零亂且無明顯之天然地形,大致在大埔山西側高度約1,000公尺以下之山地為本鄉轄區。
三、聯外關係
交通建設是一地區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鄉雖然僻居縱谷地帶,但近年來由於公路之開發,使本鄉位居縱谷南段之樞紐地位。其主要交通路線分述如下:
(一)鐵路 池上站是本鄉鐵路唯一之停靠站。自民國81年南迴鐵路通車,環島鐵路系統完成之後,由於行車快速、平穩、安全方便,已成為縱谷居民對外之主要交通線。
(二)公路 公路在台東縱谷中發展較晚,在民國48年以前本鄉境內並無公路橋,南下台東需涉水過溪。至民國48年6月17日鐵公路兩用橋通車後,鄉民即不必涉水過新武呂溪。民國66年初來橋通車後,鐵公路兩用橋即予封閉。至民國72年池上大橋通車,即為目前之省道台9線所經之路線。民國73年本鄉境內之省道台9線進行拓寬及舖設柏油路面工程,至民國83年擴建池上大橋完工通車。
1、台9線:是東部公路交通系統之大幹道、北起台北市經宜蘭、花蓮、台東到楓港接台1線縱貫公路。自民國73年以後,因道路拓寬及改善完成,鄉民在縱谷地帶活動,都改採公路。以致本線車流如織,由本鄉至花蓮約2小時車程,南下台東約1小時車程。目前縱谷沿線已是本省新興的觀光公路。
2、台20線:即習稱之南部橫貫公路,由海端鄉翻越中央山脈可通至台南縣玉井鄉,本鄉有台20甲線經初來橋後銜接本線。台20線雖是本鄉往台南之捷徑,但因係高山公路,車道狹窄、路彎坡陡且山區多雲霧,故通行車不多,已成為以觀光為主的旅遊路線,沿途仍多原始之高山林相。
3、台23線:本線是台東縱谷南段行經海岸山脈脊間谷地之公路,由富里鄉向南經「鱉溪」、經泰源盆地,至東河橋接台11線東海岸公路,全長約43公里,沿線風景秀麗,甚具觀光價值。本鄉大坡村有花東四線產業道路,行約10公里,可在豐南聚落接台23線,但路況不佳。
4、縣197線:本段公路是本鄉至台東之次要道路,惟因路況不佳而少行旅,僅為本鄉內四村居民進入池上市區之主要交通線。本線幾乎全段都建築在利吉層之上,卑南溪又逼近山麓,故路面起伏很大。且逢雨即塌,路況不甚穩定,故本地居民甚少經由本線前往台束。沿線現有電光大橋、寶華大橋、鸞山大橋、利古大橋越卑南溪西接台9線。
四、面積
本鄉東西最寬之處寬約8.5公里,南北最長之處長約15公里,面積8,268.5455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 2.35%。其中平原面積為3,652公頃,丘陵面積為3,350公頃,山地面積僅1,267公頃。
池上平原是本鄉居民主要之生活空間,鄉內大坡、振興社區位在河階之上,其他社區與聚落全部都分佈於平原地帶。本鄉位於平原之村落面積較小,如福原、慶豐、萬安、新興等村,若各村轄區包含山地時則面積較大,如大坡、大埔、錦園、富興、振興等村;福文、新興二村雖含山地部分不多,但村內乾旱地區較多,故面積也較大。
一、地質概況
本鄉位置在台東縱谷的南段,東西寬約8‧8公里,橫跨台灣最重要的三大地質區。西側是中央山脈地質區,東側是海岸山脈地質區,中部池上平原則座落在台東縱谷地質區。本鄉面積雖然不大,但在地質構造方面卻十分複雜。1960年代板塊構造學說興起,台東縱谷正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縫合帶,許多地質學者陸續提出各種板塊構造運動之模式,使得本鄉在地質研究上頗負盛名。
上圖為中央山脈,右上為龍泉溪出口,左上為新武呂溪出口
二、中央山脈地質區
本鄉西側即中央山脈之東翼,出露岩層是由洋底沈積物再變質隆起的大南澳片岩,此岩層位於歐亞大陸板塊的前端,是屬於大陸板塊的部分。
站立於本鄉平原向西望龍泉瀑布時,所見即是龍泉瀑布斷崖上的片岩和斷崖兩側的山脈支稜上的板岩。這些片岩,板岩的地層名稱,年代與分布,在已發表的地質圖中,不同的地質學者頗有不同的見解,目前尚無定論。
三、海岸山脈地質區
本鄉197縣道以東屬海岸山脈地質區,主要地層自東而西分別是:都巒山層、蕃薯寮層,利吉混同 層。
都巒山層的分布在本鄉最東側,構成海岸山脈的脊樑地帶,由池上平原東望,一排高聳挺立,林木蒼鬱的山地即是都巒山層。係古南中國海板塊向東隱沒在菲律賓海板塊之下所引發的火山活動之產物,主要岩性為安山岩質碎屑岩。都巒山層之下可看到一些約500公尺高度的突起峰巒,即蕃薯寮層,在蕃 薯寮層至池上平原問的地層,即是利吉混同層。
池上鄉由西向東望去之景觀,圖為海岸山脈
本鄉位於台東縱谷的南段,地形上屬於縱谷之一部分,西側是高峻寬廣的中央山脈,東側是高度稍低而依然山勢峻拔陡峭的海岸山脈,池上平原在兩大山脈之間,在構造上是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縫合帶。山脈與縱谷的走向大致平行,呈東北-西南方向。
池上平原東西最寬之處有六公里,又無大河通過,形勢方整開闊。由平原西望是中央山脈海拔二千公尺的山稜,以陡峭的斷崖下接池上平原;東側海岸山脈頂部為900-1000公尺的平整山脊,以陡直的峭壁下接約500公尺的丘陵,明顯的呈高低二階;平原之北是富南河階,緊逼西側中央山脈,此處縱谷寬僅1公里,使池上平原有若半封閉的山中谷地;向南則視野遼闊,至鹿野溪始見卑南山阻於縱谷之中。
水系的發育決定池上平原的地形發展,新武呂溪沖積扇地勢高達265-335公尺之間,台東縱谷南段約二大河川秀姑巒溪與卑南溪在本鄉形成谷中分水。平原東側大坡池是本鄉命名之由來,池水由人工整治之排水溝北流注入秀姑巒溪。
一、池上平原
池上平原是本鄉地形主體,也是居民主要生活空間,平原北自龍泉溪,大坡溪起,南至卑南溪止,略呈梯形。最寬處在錦屏社區到大坡國小之間,南北縱長方面東側約9公里,西側約5公里。平原西側地 勢(335公尺)高於東側(275公尺),最低處在大坡池南北一線。
池上平原是由新武呂溪沖積扇、龍泉溪沖積扇、大坡溪沖積扇、錦園沖積扇、萬安溪沖積扇及富興河階共同組成,面積36‧52平方公里。由於東西兩大山脈之岩性不同,河川攜帶之岩屑也不相同,因而本鄉平原之形勢雖然統一而完整,但不是均質之平原,東西兩側平原之土壤性質並不相同。
二、西北山地
本鄉西側即中央山脈之東斜面,是由高度約2000公尺之崙天山,西崙天山等高山組成。高峰之下為龍泉斷崖,崖壁陡落,直降池上平原,是中央山脈東部大斷崖之一部。龍泉斷崖被崙天山與西崙天山向池上平原發展的支稜所包圍,形成一個小型的三角形凹袋,袋中為龍泉溪之集水區。龍泉溪上源在斷崖中以大小不一的瀑布相接,龍泉溪在平原呈潛流,到扇端復以泉水湧出地面流入秀姑巒溪。
由崙天山〈2155公尺〉,西崙天山〈1977公尺〉向池上平原伸出之支稜,略向平原突出,支稜四入之處分布許多聚落,在龍泉溪北側有學田,廣原;龍泉溪至新武呂溪之間有龍泉、萬朝、陸安、錦 屏。這些聚落座落在山麓附近,除富里鄉學田村以外大多是避風之處。
池上鄉由西向東望去之景觀,上圖為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西側河階構造上屬於弧前盆地中的沈積物,受擠壓之後隆起、堆積在海岸山脈之下,就是平原之東的河階。
本鄉東側之海岸山脈,北端被富里鄉鱉溪切穿,南端隱沒在關山鎮東南部利吉層中,全長約27公里。本段海岸山脈高峰連起、地勢陡峭,自北而南排列著堵開埔山(989公尺)、富興山(1022公尺)、里東 峰(1023公尺)。本鄉東部溪流即發源於此。
本鄉位於台東縱谷南段卑南溪、秀姑巒溪之分水處。卑南溪在鄉境之支流,有屬於其上游源自中央山脈的新武呂溪,另匯聚海岸山脈的萬安溪、富興溪、四號橋溪、泥水溪、嘉武溪等。新武呂溪之上游發源於中央山脈之關山主峰(3,666公尺)的東坡,在初來橋出谷,河道頓形開闊,並沿新武呂溪沖積扇南緣東流,至本鄉富興村時受阻於海岸山脈而折向南流。沿途續收集來自兩側山地之支流,在鹿野鄉東南方切穿海岸山脈與卑南山之間山地後,於台東市北方注入太平洋。在入海口與利嘉溪、知本溪等共同沖積台東平原。卑南溪全長84公里,為本島主要河川之一,也是縱谷中的第一長河。卑南溪在富興村南折之處,以上之河段稱為新武呂溪,南折之後始稱卑南溪。
新武呂溪鳥瞰圖,溪床為網狀流路
本鄉屬於秀姑巒溪水系的有:大坡溪、龍泉溪及大坡池(含錦園溪)。秀姑巒溪在縣界橋之西匯集以上三源沿縱谷東側北流,並收納縱谷中段兩側山地支流之後,至瑞穗鄉武德大橋轉向東行,橫斷海岸山脈,在長虹橋東注入太平洋,全長81公里,為本島之主要河川,是台東縱谷中的第二長河。
本鄉最重要之河川是新武呂溪,河流長、水量多、河道寬,是農田灌溉水源。其他溪流因為河道短、集水區小,溪中平日少見溪水,這些小溪之主要功能在排除降雨時之逕流而已。